原標題:新京報社聯(lián)合中國傳媒大學舉辦的“中傳思政大講堂”暨“形勢與政策”市級示范課第一堂課開講
中傳千余名新生共上特殊思政課
新京報記者張娜和裴劍飛與中傳大一新生分享新聞背后的故事。周圍光 攝
(資料圖)
學生在講座后就新聞相關問題向記者們提問。周圍光 攝
“沒想到剛上大一就能聽到記者分享他們采訪背后的真實故事,很震撼。”近日,千余名中國傳媒大學大一新生在該校禮堂上了一堂特殊的“思政課”。這是新京報社聯(lián)合中國傳媒大學舉辦的“中傳思政大講堂”暨“形勢與政策”市級示范課第一堂課,新京報一線記者以“我在抗洪現(xiàn)場,見證中國力量”為主題,為大一新生還原抗洪現(xiàn)場那些令人難忘的“中國力量”。
關注 1
新京報記者分享抗洪救災背后故事
在今年京津冀特大暴雨中,新京報數(shù)十名記者連續(xù)多日深入北京門頭溝、房山及河北涿州等災情嚴重區(qū)域,通過來自一線的深入報道,多角度呈現(xiàn)了抗洪現(xiàn)場的“中國力量”。
在當日的“思政課”上,新京報視頻報道部記者張娜分享了自己的采訪故事,“我當時對K396次列車被困旅客轉移、豐沙鐵路搶修、涿州抗洪等現(xiàn)場進行了直播。當看到受災群眾在如此重大的突發(fā)災情面前積極自救、搶險救援人員不畏險情毅然逆行時,我能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力量感染著自己:新聞工作者要有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勇氣,并把現(xiàn)場情況真實地、有層次地傳達給受眾。”
新京報時政新聞部記者裴劍飛則以連續(xù)多日跟隨武警官兵、搶險隊伍挺進災區(qū)的報道經(jīng)歷作為主線,聚焦平凡人物的故事,分享了抗洪搶險報道的幕后,從陌生人之間的善意、基層政府的堅守等角度,展現(xiàn)并具體講述了他所見證的“中國力量”,“我印象很深的是一輛掛滿車牌的貨車。在與司機的對話中得知,之所以將幾十個車牌掛在貨車上,是為了能早點兒找到車主。雖然是一個很小的細節(jié),卻讓人感到很溫暖、很有力量。”
關注 2
“最大收獲是有更大動力迎接未來”
思政課結束之后,同學們與兩位新京報記者展開互動,分別就新聞工作者的職業(yè)能力、職業(yè)選擇以及新聞媒體人的素養(yǎng)等話題向記者們提問。
“沒想到新聞背后有這么多故事。”“看到洪水現(xiàn)場的采訪很震撼。”“這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節(jié)課。”……多位同學講述了他們在聽完思政課后的感受和收獲。2023級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(yè)學生湯億嘉告訴記者:“今天的思政課讓我受益匪淺。如果我以后要成為一名記者的話,今天就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課,聽完課后真的很受觸動。無論是敬業(yè)的態(tài)度,還是勇敢的精神,都是一個新聞人最寶貴的財富。”
2023級音樂劇專業(yè)學生胡宇恒表示,聽了兩位記者分享的許多抗洪搶險第一線驚心動魄的經(jīng)歷,看到奮不顧身伸出援手的感動瞬間,感到人生是一本厚重的正在寫的書,“酸甜苦辣、人生百態(tài),最需要的是活在當下,思考我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,想在這本書上寫下什么樣的故事。這節(jié)課讓我最大的收獲就是,有更大的動力迎接未來。”
“一直有做記者的理想,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思政課,沒想到新聞背后原來有這么多的艱辛和不易,也了解了從未見過的真實的一面,很是敬佩!希望以后也可以做一名記錄事實的新聞記者。”2023級國際新聞專業(yè)學生程鑫感嘆道。
關注 3
新京報創(chuàng)建“新聞報道中的大思政課”IP
“新京報社每天都在生產(chǎn)大量優(yōu)質內容,并通過融媒體手段進行廣泛傳播,不斷用正能量引領大流量,打造出了諸如‘身后是我的國’‘新疆大叔圓夢北京’‘明月照我還’等眾多主旋律作品。這些案例都是非常鮮活、生動、有價值的思政課內容。把一線新聞記者請進思政課堂,講授新聞背后的故事,將有力推進新時代新思想,更好發(fā)揮鑄魂育人的作用。”中國傳媒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東建說。
新京報社在長期新聞報道工作中,直接見證國情社情民情,掌握大量生動鮮活的思政課社會資源。為共同打造北京高校特色思政課,新京報社創(chuàng)建了“新聞報道中的大思政課”品牌IP,積極組織一線資深記者走進高校課堂,講述不同主題的新聞報道,挖掘新聞事件和新聞背后的價值,寓德于課,人文立課,對新時代大學生進行價值觀引領。
下一步,新京報社還將邀請學校知名思政課老師作為專家顧問,共同研發(fā)一系列“新聞報道中的大思政課”,將日常新聞報道中的大量正能量新聞素材作為思政課資源,充分挖掘新聞背后的鮮活故事,開發(fā)思政課案例,供北京學校思政課教師備課使用。新京報社還將組織學校思政課老師走進新京報社開展培訓交流,召開特色思政課研討會,結合媒體報道特色和優(yōu)勢,與首都思政課專家共同探討新形勢下的大思政教育。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