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特爾12代酷睿采用異構(gòu)混合架構(gòu)解決核心數(shù)上不去的問題之后,應(yīng)該說是擺脫了“牙膏廠”的尷尬封號。而過去五年里對著英特爾窮追猛打的AMD,在銳龍6000系列處理器正式發(fā)布之后,卻很可能扛起“牙膏廠”的名頭。
此前我們通過《i7-12700H和R7 6800H該選誰?實測給你答案》一文詳細測試了銳龍7 6800H處理器的性能表現(xiàn),以及它與12代酷睿之間的差異。而本次銳龍7 6800U的對比測試,我們除了將其與12代酷睿進行對比之外,還與上一代的銳龍7 5800U進行了對比。
話不多說,先上成績再聊其它。
注:除銳龍7 6800U測試數(shù)據(jù)之外,本文其它涉及到的測試平臺數(shù)據(jù)均可參看最后的參考文章,其中包括測試平臺配置情況、測試數(shù)據(jù)截圖等。
·銳龍7 6800U/銳龍7 5800U處理器性能對比
先來看看銳龍7 6800U與上一代銳龍7 5800U的對比。這兩顆處理器的主要區(qū)別在于工藝制程、頻率以及功耗:
首先銳龍7 6800U采用臺積電最新的6nm工藝,而銳龍7 5800U采用的是7nm工藝;
其次,銳龍7 6800U基礎(chǔ)頻率為2.7GHz,加速頻率為4.7GHz,銳龍7 5800U基礎(chǔ)頻率為1.9GHz,加速頻率為4.4GHz。前者分別提升800MHz和300MHz;
最后功耗方面,銳龍7 6800U cTDP為15-28W,銳龍7 5800U cTDP是10-25W。
進行本次對比測試時,我們拿到的銳龍7 6800U機型TDP穩(wěn)定在25W,具體可參考下圖:
而測試所用的銳龍7 5800U機型TDP穩(wěn)定在15W1,不過其3分鐘短時功耗可以達到25W,具體可以參考下圖:
下面來看看對比結(jié)果:
CINEBENCH R15和R20測試中,單核性能方面銳龍7 6800U居然低于銳龍7 5800U,拋開測試誤差因素,我們可以認(rèn)為二者打成平手,也就是說銳龍7 6800U雖然紙面上提升了默認(rèn)頻率與加速頻率,但在實際測試時這800MHz的單核頻率和300MHz的多核頻率并沒有體現(xiàn)出來。
#FormatImgID_4#
R7 6800U CINEBENCH跑分
而多核性能方面銳龍7 6800U與銳龍7 5800U都是8核16線程,不過前者跑分比后者還是要略高一些。
從CINEBENCH跑分來看,銳龍7 6800U單核與多核性能沒有明顯提升,而且考慮到TDP因素,銳龍7 6800U穩(wěn)定25W的情況下沒有跑過短時25W/穩(wěn)定15W的銳龍7 5800U,這確實是讓人感到有些遺憾。
·銳龍7 6800U圖形性能對比
不過,銳龍7 6800U的集顯性能確實是如此前傳言那樣提升巨大,通過3DMark測試可以看到,銳龍7 6800U自帶的AMD Radeon 680M擁有非常出色的圖形性能,Time Spy DX12性能與Fire Strike性能與上一代相比均接近翻倍。而與銳炬Xe(i5-1240P搭載的銳炬Xe核顯為80EU,并非最高配的96EU)相比2,DX12性能提升34%,F(xiàn)ire Strike性能提升12%。不過與目前的入門級獨顯MX570相比,性能還是有一些差距的,無法取代MX570。
不過在游戲?qū)崪y方面,1920×1200最高畫質(zhì)下,Radeon 680M運行《DOTA 2》的平均畫面流暢度在60-80fps之間(80fps為游戲前期);而銳炬Xe(80EU)核顯在1920×1200最高畫質(zhì)下,《DOTA 2》平均流暢度在65fps之間。
這里為了展示兩款集顯的差異,可以看到上面兩張截圖,Radeon 680M是在7分鐘左右前期對線階段截取的,此時同屏畫面內(nèi)顯示的元素并不多;而銳炬Xe(80EU)核顯截取的是游戲后期畫面,同屏內(nèi)顯示的元素比較多,此時仍然能夠穩(wěn)定65fps。不得不說,這幾年銳龍在跑分方面,尤其是多核跑分方面常常勝過酷睿,但一放到實際游戲里就拉胯,這次Radeon 680M跑分如此出色,但在實際游戲中相比80EU的銳炬Xe都沒有優(yōu)勢,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什么好。
總體來說,銳龍7 6800U與上一代銳龍7 5800U相比,CPU性能沒有提升,但GPU性能大幅提升;而面對銳炬Xe(80EU)核顯時,雖然圖形性能跑分要高出不少,但實際游戲中幀數(shù)和幀數(shù)穩(wěn)定性依舊不如12代酷睿平臺,不知道大家對于這個結(jié)果是否滿意?
·銳龍7 6800U/酷睿i5-1240P處理器性能對比
接下來再看看銳龍7 6800U與12代酷睿i5-1240P的對比情況。之所以選擇i5-1240P而不是i5-1235U,主要考慮到銳龍7 6800U測試機型功耗達到了25W,而酷睿i5-1240P默認(rèn)功耗為28W,實際測試機型功耗為26W附近3,二者比較接近,測試結(jié)果相對具有參考性。
接下來看看具體的測試結(jié)果:
首先CINEBENCH單核性能測試中,i5-1240P跑分均處于領(lǐng)先狀態(tài),這一點并不讓人意外,畢竟近幾年銳龍?zhí)幚砥麟m然在多核性能方面大幅超越英特爾,但單核性能一直處于挨打狀態(tài)。
多核性能方面,8核16線程的銳龍7 6800U對上12核16線程的i5-1240P竟然是互有勝負(fù),R15/R20測試結(jié)果均領(lǐng)先對手,但R23結(jié)果則落后對手。
GeekBench 5方面,單核性能銳龍7 6800U不出意料還是落后于i5-1240P。
多核性能方面,i5-1240P領(lǐng)先銳龍7 6800U。
從CINEBENCH和GeekBench跑分的結(jié)果來看,拋開軟件自身優(yōu)化傾向問題,兩顆處理器多核性能強弱主要還是看應(yīng)用。CINEBENCH主要是多核渲染方面的測試,這一點二者相差不大;而GeekBench主要是各類科學(xué)計算的測試,在這個方面銳龍7 6800U就處于劣勢了。
CPU-Z單核與多核性能也可以看出,酷睿i5-1240P相比銳龍7 6800U在單核與多核性能上還是處于領(lǐng)先地位,這也意味著銳龍與酷睿的對位又回到了當(dāng)初錯位對位時代??紤]到銳龍7 6800U在工藝制程上已經(jīng)有所提升,但卻并未達到更好的性能的表現(xiàn),由此可見AMD也應(yīng)該考慮如何去做Zen架構(gòu)上的改進了。
另外需要說明的是,目前銳龍7 6800U機型只測試了一款,跑分低的原因也可能與產(chǎn)品自身設(shè)計有關(guān),后續(xù)筆者會持續(xù)搜集更多不同機型的測試數(shù)據(jù)來加以確認(rèn)和完善,結(jié)果如有極大出入,筆者會另行撰寫文章予以解析和說明。
·結(jié)語
最近一段時間AMD的“大核配大顯”以非常接地氣的形式傳播了自家產(chǎn)品特點,同時也“內(nèi)涵”了友商的“大小核”設(shè)計。但從客觀測試結(jié)果來看,銳龍6000做到了“大顯”,而“大核”在移動級處理器上卻沒有發(fā)揮出比友商“大小核”更大的優(yōu)勢,反而是重回被動挨打的局面。此外,集顯性能也與目前的入門級獨顯MX570有較為明顯的差距,很難談得上是“性能賽獨顯”。
目前至少對于銳龍7 6800U這顆處理器而言,雖然是實打?qū)嵉?個大核設(shè)計,但在同功耗的12代酷睿面前敗下陣來,更為尷尬的是對比自家上一代,CPU性能竟然無明顯提升。R7輸給i5,新一代跟老一代沒區(qū)別,這讓“大核配大顯”的大核看起來多少有些尷尬。
處理器性能比拼畢竟不是靠“嘴炮”,“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”的道理同樣適用于處理器性能之爭。
此前,全是大核的銳龍7 6800H在13項常規(guī)測試中,僅有一項以0.4%的差距勉強與酷睿i7-12700H戰(zhàn)平(參考下表),其余12項測試最低差距10.54%,最高差距達到49.79%4;這次銳龍7 6800U甚至跟自家上一代的銳龍7 5800U在CPU性能層面打了個平手,回過頭來再看“大核配大顯”五個字,只能說是“您高興”就好。
前幾年大家調(diào)侃英特爾在擠牙膏,這個沒跑,確實是擠了好多年。但“擠牙膏”就意味著多少還能擠出來牙膏。英特爾11代酷睿以及之前幾代,每一代之間都還能在單核和多核性能上提升7%-15%左右;而銳龍6000U系列這次給人的感覺則是牙膏管都被堵住了,CPU性能上連牙膏都沒得擠,真是有些辜負(fù)了大家的期許。
·對比測試結(jié)論以及選品建議
最后我們總結(jié)一下這次對比測試的結(jié)論:
首先是明確的結(jié)論:
銳龍7 6800U相對于上一代銳龍7 5800U在CPU性能上沒有提升,在GPU性能上幾乎翻倍。
銳龍6000U系列其它型號性能如何暫時未做測試,因此不予置評,后續(xù)如果有測試機會,會再出文章為大家解讀。
其次給大家一些選購建議:
如果是沖著銳龍7 6800U CPU性能提升去購買產(chǎn)品的話,那筆者覺得還是算了,因為相較上一代沒有顯著提升,這一點從跑分里可以清楚地看到;
如果是沖著GPU性能提升去購買產(chǎn)品的話,銳龍7 6800U確實值得考慮。比如你想要一臺有一定游戲娛樂性能的輕薄本,那么銳龍7 6800U機型要強于上一代以及12代酷睿;
銳龍7 6800U和12代酷睿i5-1240P如何選,其實答案很明確了,筆者個人的話肯定是首選后者,性能要更好一些,而且酷睿i5-1240P機型的價格應(yīng)該會比銳龍7 6800U便宜一些。
最后是對銳龍7 6800U的一些看法:
銳龍7 6800U采用臺積電6nm制程工藝設(shè)計,這是進步,但實際卻并沒有體現(xiàn)在最終的性能上。尤其比較尷尬的是,銳龍7 6800U cTDP上到15-28W,頻率也上到2.7-4.7GHz,但CPU跑分反而只與上一代打了個平手,可見銳龍想要實現(xiàn)進一步突破,必須要從底層架構(gòu)上發(fā)力,而不能只是依靠臺積電那邊的制程工藝了。
其實無論是“大核配大顯”還是P-Core+E-Core,這本身沒有什么對錯之分,CPU制程工藝在向物理極限邁進,這個過程中制程工藝的優(yōu)勢不再向以往那么明顯,因此一段時間內(nèi)底層架構(gòu)設(shè)計的重要性會被凸顯出來,誰能解決實際問題,誰就是更好的選擇,這一點我說了不算,市場和用戶會給出最終的答案。
關(guān)鍵詞: 銳龍6000系列 銳龍6000系列處理器 處理器正式發(fā)布之后 測試數(shù)據(jù)